首页  课程介绍  教师队伍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相关资料  特色与政策  网络课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015-05-26 12:51   审核人: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现实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世界上除了物质以外,还有意识现象。为了科学的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彻底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对意识作用问题作了科学的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意识能动性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作为意识主体的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基于一定的实践需要和主体利益,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去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要完成预定的任务,又必须指定活动方式、步骤、方案和措施。人的活动中所表现的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具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通过思维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反映对象不是刻板式的模仿,它既能“复制”当前的对象,又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在观念中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③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表现在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人类所取得的所有成就,无一不体现着人类意识的伟大创造力。

④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人的心理过程既依赖于人的生理过程,同时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的生理过程。关于意识或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证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变化会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发生重要影响。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一种是促进事物的发展,一种是阻碍事物的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仅仅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还不够,还必须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应注意几点:

第一,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变为真实的物质力量,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再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离开实践,人的意识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第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人们认识世界要依赖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并且人的认识水平与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科学观测设备越先进,越能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提高认识水平。不仅认识世界如此,改造世界更需要凭借一定的物质手段。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越先进,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越强大。

第三,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有一个恰当的估计。只有估计恰当,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才能发挥充分。忽视甚至抹煞意识的能动作用,因而消极悲观,无所作为,或者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顾客观实际情况,盲目蛮干,都是错误的。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能动性是人们主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客观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人们要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预想的效果,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稳定性和强制性,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想使主观能动性得到正确有效的发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实现好的可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事实证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就越能取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

其次,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要认识它、利用它不付出一番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获得一个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实践、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往往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再次,要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运用规律改造世界就必须创造和改变各种物质条件,为客观规律的作用开辟道路。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往往要遇到物质设备、技术条件和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利用社会规律改造社会则要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甚至阻挠,需要进行行政的和教育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政治的和军事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正关系上,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有“唯意志论”与“宿命论”。前者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认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可以决定一切、改变一切;后者以强调客观规律性、强调客观条件为借口,否认或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办到的事情不去努力办,从而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历史经验证明,这两种片面性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损失。

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决定论是关于历史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选择论是在历史必然性、规律性所决定的多种可能性之间的自觉选择,而历史决定论又以历史选择论为实现自身的条件;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方向、社会制度的多种样态、人的历史活动的多种可能目标、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向。而主体选择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历史发展的特定方向,选择社会制度的特定样态,选择自身历史活动的特定目标和活动方向。主体选择既有必然性的一面,即不能超越可能的范围去选择,又有主体性的一面,人类历史活动就是“决定”和“选择”的统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取向进行选择的。社会生活的未来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但是,它们对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却不是等价的,有好坏、优劣之分。因此,人们不可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它们。再则,由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存在差别,有时甚至根本对立,这就决定了即使对于同一种可能性,人们也会做出不同的评价和取舍。但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选择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意味着这种选择是任意的。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每一次选择。错误的选择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给人类带来痛苦,正确的选择才会给社会带来繁荣,给人类带来幸福。

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来看,也就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愈来愈接近和符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是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人们探索的时间越长,探索的范围越广,认识和实践的水平越高,人们的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程度就越大。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如此,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也是如此。

了解和把握历史进程中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之间的辩正关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历史和当今社会有着现实的意义。例如,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但每个国家怎么改,道路与方法、体制与机制、战略与政策及利益整合与改革步骤等等具体的内容,则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选择能力,取决于人们的认识能力与本国国情和历史环境的吻合程度。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